学习,贵在深度参与
发布时间:2014-03-13 07:19:55浏览次数:1668
学习,贵在深度参与
——对市一中实验学校“I’m in(参与)” 课堂模式的几点思考
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推崇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。在某种意义上讲,评价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,首先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发生了革命性变化。这种革命性变化就是从接受性学习向自主性学习的转变,从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的递进,从传统学习向现代学习的提升,从知识学习向智慧学习的飞跃。
自主学习在实践中的困惑是许多老师不理解“自主”的深刻含义,误把“自由”学习,“自己”学习与自主学习混为一谈。自主,顾名思义,自己做主。自主贵在责任意识,重在行为调控。自主学习,就是要自主明确学习目标,规划学习步骤,决定学习策略,选择学习途径,反馈学习效果,评价学习体会,诊断学习效果,激励学习热情的一种学习方式。最好的教师是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,从而专注学习。只有认识到自己的职责,才能承担自己的那份担当,才会形成一中自我意识,追求一种自我实现。从改革的角度而言,教师要经历从教学到学教的转变,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,要解放思想,要学会放心、放手,让学生自己学会走路,才能够获得更大的范占空间。
自主学习在实践中最大的的瓶颈是什么?就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怎样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把自主落实到实处,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性变化,既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,又是引导终身学习的重要指向。
参与是在教师引导下,通过学生分析,讨论,探究与感悟进行的知识建构、能力培养和价值认同的一种学习过程。深度参与注重学习过程的发现和体验,强调有针对性、启发性的主体引导,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学习品质的提升;深度思考是在学生主体引导下,学生通过对主体的层层推理,系统分析,有深入浅,由表及里去归纳要素、理解概念、掌握特征和认知规律的一种认识过程。
我之所以强调深度参与,是因为相当多的课堂只有朗朗书声,而缺少安静的倾听;不少的课堂只存在伪探究、散探究和浅探究,而缺少沉寂的思考;大多数的“高效课堂”只有课堂的“吵吵闹闹”,却缺少潜心的探究;我之所以追求深度思考,是因为相当多的教师只关注从知识点到命题点的教学,而忽略了知识传承的文化,知识背后的能力,知识体现的价值,知识渗透的情感。
参与在某种品质上就是践行。只有参与生活,你才能读懂生活;只有参与思考,你才能明晰事理;只有参与合作,你才能比较见解;只有参与对话,你才能碰撞思想;只有参与评价,你才能激励自我。知识只有与我们的生活,与我们的活动相联系,才会转化为一种素养。明白有效学习的基本原理,我们才会把“参与”作为高效课堂的关键点,把“参与”作为师生互动的支撑点,把“参与”作为促进合作的方法论,把“参与”作为引导思考的立交桥。
市一中实验学校在校本课程实践中,提出“I’m in(参与)” 课堂的概念,对有效学习与高效课堂的理解,注入了自己的思考与体会。我认为“I’m in(参与)” 课堂的前提是自主,重点是思考,核心是参与,关键是感悟,巧在引导,妙在设计。从教育规律上讲,学生是学习的主体,主体作用表现在课堂活动上,关键是参与。从认识规律上讲,学习的本质是思考,思考的作用体现在学习体验上,关键就是感悟。
市一中实验学校,虽说是一所年轻的学校,但秉承了一中的优良传统,形成了浓郁的教研氛围。一中作为传统名校,如何在课改实践中起到示范的引领作用,如何把优质资源拓展放大,让全市教育界共享,我们教研室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,这也是我对“I’m in(参与)” 课堂深度思考的原因所在。(王新年/文)